当前位置:
【旭拓教育】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 | 作者:旭拓教育 | 发布时间: 592天前 | 642 次浏览 | 分享到:
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与晋升体系现状

智能制造技术与技能人才培养与晋升体系、任职资格、能力评价体系是企业短板,亟待搭建和优化完善。在智能制造转型趋势下,技术与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通过图表看出: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和晋升体系目前是企业人才管理的短板,对于人才的激励保留和企业发展都有不利影响,企业亟待加强技术和技能人才体系的建设。在智能制造人才任职资格和能力评价标准方面,70.6%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建立技术与技能人才的任职资格及评价标准,这也是企业未来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的侧重点之一。

深挖职业教育为企业高素质用人需求提供保障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重要基础

2020年一线普通蓝领人均培训费用平均值为483元/年,人均培训时间为23小时/年;2020年一线技能员工人均培训费用为1043元/年,人均培训时间为33小时/年;2020年智能制造技术人才人均培训费用为2900元/年,高位值可达4350元,人均培训时间36小时/年。

综上可看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在增加,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持续优化技能人才队伍,为助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范围的扩大,出现了智能制造人才短缺的状况。《上海市建设100+智能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加快智能制造人才培育,鼓励产教深度融合,依托智能制造、机器人等实训基地,开发相关培养项目,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模式-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合人才培养

1、通过“产业链牵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企业用工标准与课程有机融合。

2、通过“人才链互通”需求,倒逼解决“三师型”教师培养路径问题

3、通过“教育链互通”构建教育共同体系,解决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需求脱节问题。

以“产业链牵引”倒逼“人才链互通”,以“人才链互通”促进“教育链互融”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教育培养人才的第一导向,让“三链”在保持自身组织独立性的同时组成网状协同体系,打破学校和产业之间的边界,实现产业领域、人才领域、教育领域的有机结合,实现以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



以旭拓教育智能龙头阀芯为例

智能制造工场

以冷热水阀芯为主要生产示范对象,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构建了涵盖产品研发设计、仿真、调试、生产制造、运维服务全过程的工厂智能化体系。

旭拓智慧人才管理服务平台

运用人才管理培训平台,强调线上线下课程整合和人才运营管理是人才培养及输送体系重点。

培养符合智能制造领域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以教育部国家级智能制造智慧学习工场为依托,智能制造工场作为技术服务平台,将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技术的服务,并为社会提供智能制造技术的培训。

主要的技术服务内容包括:

一、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的研发;

二、智能工厂规划与设计;

三、为企业、学校和地方政府提供智能制造技术的培训与人才输送。



龙头阀芯智能产线

培训领域-装配线

按工业 4.0 的标准,智能工场提供了以下特性:模块化、可移动、设置时间短、RFID技术、即插即生产、标准接口、面向服务的程序架构

培训领域-生产

机器人集成、CAD/CAM产品、模拟

培训领域-计划和控制/MES

在现代化的工厂内,智能化机器和工件相互之间通信,并与工厂内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甚至云端进行通信。

冷热水阀芯智能产线生产流程

学员通过实际参与东旭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工厂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位的训练,以冷热水阀芯的智能装配为载体,深入实践和感受到一个完整产品的多道智能装配工序的(总装和部装)全过程,从而获得智能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考核,得到从事智能装配相关技术岗位工作能力和资质。



龙头阀芯智能产线教学与研究

制造业企业智能化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路径。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从制造业企业自身的核心痛点出发,沿着智能制造要素→智能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分阶段且持续性的研究、学习;建立、完善、扩展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订单获取、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造能力”,最终形成完整、高效、科学的课程体系。



旭拓智慧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运用互联网+校企合作思路搭建旭拓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基于大数据的人才管理信息平台架构,依据人才工作流程,设计培训、学习等功能模块。提出采用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实现电子档案、人才数字化甄别画像、人才评价考核等功能。

就业

精准岗位推荐、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差异分析、学生职业画像、雇主岗位画像、企业招聘。将学生学习和实训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学生个人学情档案,为企业用人提供数据支撑。

学习中心

采用德国先进教育理念,基于真实工作情景的学习模式。通过教师团队合作形成学校特色的工作活页并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进行网络平台共享。

实训管理

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学生实操过程中操作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评价,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数据融合

利用物联网接入能力和大数据的融合能力,接入原有实训室系统、教务系统、监控系统等数据的同时,对校园内的智能设备、电子黑板、门禁等产品的数据接入,将数据汇聚到统一的大数据平台。驱动校园安全、教务、学习等多维度 场景的扎实落地。